哥本哈根大学
哥本哈根大学(拉丁文:UniversitasHafniensis;丹麦文:Københavns Universitet),位于丹麦王国首都哥本哈根,是丹麦最有名望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北欧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
哥本哈根大学
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哥本哈根大学从最初只对社会名流开放,已发展演变成一所学科全面、集教育与科研于一身、多项科技成果领先世界的著名公立大学。哥本哈根大学构建起了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经济和科技,并为丹麦培训了许多神职人员、医生、律师和教师等专业人才。
学校跻身于全欧最优秀之列,享有国际声誉。在中、美、英三大榜单上,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第30位(ARWU)、2017-2018年美国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37位(U.S.News)、2017-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73位(QS),《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两大学术期刊的论文发表指数在全球所有大学和非大学研究机构中位居第44。
此外,哥本哈根在2016年“最佳学生城市”榜单中,荣列第27位(QS)。2016年1月,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北京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耶鲁大学共十所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共同组建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现任主席为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校长Ralf Hemmingsen教授。
在哥本哈根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截止2017年,共有三十六位学生、校友、教授曾获得诺贝尔奖。
在位于FruePlads的古老的大学主楼的正门之上,栖着一鹰,其下就是哥本哈根大学的校训。原文为拉丁文“Coelestem adspicit lucem”(全句为“Sublimiapetens ingenium/Coelestem adspicit lucem”)。丹麦文为”Den øjner det himmelske lys”。
英文为“It beholds the celestial light”。关于其中的“It”,有两种说法,一说猜测其为北欧神话中的维德佛尔尼尔,见证哥本哈根大学洞彻天际的智慧之光;另一说则出自彼时在哥本哈根大学同时攻读文学与自然科学学位的冰岛诗人JónasHallgrímsson的诗Hornbjarg(“Horn Crag”),诗中的鹰是柏拉图等思想者之沉思——或者更广泛地说,人类之精神——的意象:鹰注视着天光的尽头,因其不惧阳光,而目光锐利;意指只有志存高远,不畏艰险,洞烛幽微,方能接近真理。
哥本哈根大学
此校训译成中文为“目之所及,天光妙契”。
由于历史的原因,哥本哈根大学的校区相当分散,主要分布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奥斯特学院(H.C. Ørsted Institute)附近和阿迈厄岛(Amager)的北部;但同一专业的课程一般不会在不同的校园教授。
四大校区:
Nørre Campus(北校区):包含了大部分的健康-医药学院和部分自然科学学院,新的药学中心(Pharma Science Centre)、马士基大楼(TheMærsk Building)、尼尔斯·玻尔大楼(TheNiels Bohr Building)已竣工或正在兴建中,未来会将该校区规划成哥本哈根科学城(CopenhagenScience City);
Frederiksberg Campus(腓特烈堡校区):自然科学学院的主校区,同时包含部分健康-医药学院,2016年初启用新的哥本哈根植物学中心(Copenhagen Plant Science Centre);
City Campus(城市校区):现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神学院、行政部门所在地,也包含了部分自然科学学院及健康-医药学院,在获得丹麦环境部VILLUM基金会、诺和诺德基金会等多个基金会的资助后,新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亦在计划中;
哥本哈根大学
Søndre Campus(南校区):主要是人文学院和小部分自然科学学院,预计2016/17学年冬季扩建(KUA3)完成,届时法学院和神学院亦将迁址至此;
哥本哈根大学起初有五大学院,它们分别是:神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健康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和自然科学学院,以及一个校外的口腔中心。经过不断的调整与2012年的院系归并,现今的六大学院为健康与医药科学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自然科学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和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