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音乐学院
威尼斯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di Musica “Benedetto Marcello” di Venezia),建立于1867年,位于世界著名水城、欧洲重要的艺术中心威尼斯,是意大利有资格颁发高级演奏家文凭的七所高等音乐学院之一,学院藏有大量威尼斯乐派手稿。
学院简介
威尼斯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di Musica Benedetto Marcello Venezia ),坐落于举世闻名的水上都市威尼斯,校址位于威尼斯共和国时期大贵族Pisani家族的宫殿——Palazzo Pisani,学院拥有一座音乐厅、音乐博物馆,学院的图书馆是意大利最富有且最重要的音乐图书馆之一,馆藏拥有超过5万册的书籍,包括乐谱与音乐杂志等,并藏有十八、十九世纪威尼斯乐派的手稿,其中一些由理查德.瓦格纳捐赠。
威尼斯音乐学院
1876年,由威尼斯贵族G.Contin伯爵、著名音乐家Antonio Buzzolla及其他威尼斯音乐家们共同建立威尼斯音乐学院。1915年,成为威尼斯皇室所有,1940年,由时的校长Gian Francesco Malipiero改名为国立音乐学院,并用威尼斯籍著名作曲家Benedetto Marcello(贝内德托.马尔切洛)来命名。众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在威尼斯音乐学院 教学 使这所学院蜚声于世界。
威尼斯音乐学院为了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积极加入了欧盟框架内的苏格拉底- 伊拉斯谟交换生计划,与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挪威、荷兰、波兰、葡萄 牙、西班牙、瑞典、英国、拉脱维亚、立陶宛等三十个国家的数十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
威尼斯音乐学院
专业设置
竖琴演奏、声乐演唱、声乐(古典与巴洛克时期)演唱、吉他演奏、单簧管演奏、古钢琴演奏、作曲、作曲(新技术)、低音提琴演奏、圆号演奏、音乐教学法、合唱指挥、乐队指挥、巴松管演奏、长笛演奏、竖笛演奏、琉特琴演奏、电子音乐、双簧管演奏、声学、钢琴演奏、钢琴(爵士)演奏、萨克斯演奏、打击乐演奏、小号演奏、中提琴演奏、低音古提琴演奏、大提琴演奏、小提琴演奏、室内乐(声乐演唱)、室内乐(钢琴演奏)、艺术指导、电贝斯演奏、大号演奏、打击乐(爵士)演奏、声乐(爵士)演唱、吉他(爵士)演奏、古单簧管演奏、低音提琴(爵士)演奏、短号演奏、自然圆号演奏、低音号演奏、巴松管(古典与巴洛克时期)演奏、横笛演奏、双簧管(古典与巴洛克时期)演奏、萨克斯(爵士)演奏、小号(爵士)演奏、小号(古典与巴洛克时期)演奏、长号演奏、长号(古典与巴洛克时期)演奏、大提琴(巴洛克时期)演奏、小提琴(巴洛克时期)演奏、双钢琴演奏等
威尼斯城内古迹众多,有各式教堂、钟楼、男女修道院和宫殿百余座。大水道是贯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长的街道,两岸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到处是作家、画家、音乐家留下的足迹。总督宫是以前威尼斯总督的官邸,各厅都以油画、壁画和大理石雕刻来装饰,十分奢华。总督宫后面的叹息桥是已判决的犯人去往监狱的必经之桥,犯人过桥时常忏悔叹息,因而得名“叹息桥”。如威尼斯整座城市建在水中,水道即为大街小巷,船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
威尼斯雷佐尼科宫殿
皇室贵族举办舞会的地方。富商詹巴蒂斯塔·雷佐尼科从当时贫困的Bon家族手中购买了这座未完成的宫殿。雷尼佐家族,是在17世纪中叶,战后的威尼斯国库枯竭,购买了贵族身份 并将自己的名字载入贵族名册《金书》(Libro d'Oro),因此雷尼佐家族是纯粹的富人,而不是真正的贵族。1758年,雷佐尼科家族的权势和这座宫殿的宏伟都达到巅峰。到1810年,这个家族消亡,只留下他们的庞大宫殿,直到今天这座宫殿仍使用雷佐尼科的名称。现在这里每天都有音乐会等演出。可以让游客感受17世纪此处奢华与浪漫。
从凯撒大帝开始意大利皇室对音乐的追求可谓痴迷。为了附庸风雅也好,又或者是真的懂音乐也好,意大利皇室经常邀请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前来聚会,探讨音乐。 赫赫有名的威尼斯乐派也是在聚会场合逐渐产生的。
威尼斯主岛内有100多座宫殿,现在很多所宫殿每天都在上演意大利传统歌剧为前来威尼斯的游客现场表演。 观众可近距离的了解观意大利歌剧。
威尼斯凤凰歌剧院
自建院以来,就如同凤凰神鸟一样,与火“结缘”。剧院经重建于1792年落成开幕,直至1836年,歌剧院第二次失火,被彻底烧毁,不过,人们马上就着手在原址上按原样对其进行了重建。一年后,它就又如同浴火凤凰一般在原地拔地而起。1996年1月29日剧院再遇大火,事后发现是人为事件。由于两名电工的失职,歌剧院遭遇了有史以来的第三次火灾,消防员经过一夜的奋战仍然没有使凤凰歌剧院脱离火海,人们只能无助的看着它被大火吞没。次日凌晨,原本富丽堂皇的歌剧院只剩下一副残破的骨架。在1854年和1938年曾经两次进行装修改建,能容纳1500名观众,有96个包厢。内部装饰以蓝、白、金三色错杂相间,枝形水晶吊灯耀眼生辉,典雅优美,举世无双。
凤凰剧院是威尼斯最主要的歌剧院,也是欧洲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在它211年的历史中,有许多传奇的事件和它相关。其一,众多熟知的歌剧《茶花女》、《弄臣》以及《塞米拉米德》、《卡普莱蒂与蒙泰奇家族》(罗密欧与朱丽叶)及罗西尼和贝利尼早期的剧目都是在这个歌剧院首演的;其二,几乎所有重要的指挥大师和作曲家都在那里指挥过重要的歌剧演出,包括理查德·瓦格纳、理夏·施特劳斯、卡拉扬、伯恩斯坦、阿巴多、穆蒂、小泽征尔等。 第一座凤凰剧院建成后的40余年里,首演了很多重要作品,其中就有喜歌剧大师罗西尼的两部正歌剧《坦刻雷迪》和《塞米拉米德》。1830年,贝利尼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而写的《蒙太古与凯普莱特》在凤凰剧院做世界首演,剧中反串罗密欧的,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高音之一帕斯塔,演出轰动一时。
凤凰剧院就常常为狂欢节约写新剧目。1843年,当时的剧院经理找到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希望他为1843——1844年的狂欢节写一部歌剧,威尔第曾想用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或是雨果的《克伦威尔》为题材,但最终和威尼斯作家皮亚韦 一起,将雨果的悲剧《欧那尼》搬上了歌剧舞台。1844年3月9日,凤凰剧院首演了这部戏,结果大受欢迎,一直到狂欢节结束,《欧那尼》仍在威尼斯的剧院里上演不衰。这部戏的成功,在歌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过境迁,翻开歌剧院的档案就会发现当年惨败的剧作,现在都是世界各大剧院的保留剧目如(茶花女)。相反,有些当年倍受欢迎的红剧目,却昙花一现,没能在舞台上保留下来。然而在这些被埋没的作品中,仍旧不乏佳作,像梅尔卡丹特、斯蓬蒂尼一些在当年叱咤风云、所向披靡,后来却尘封土埋,被人遗忘的剧目,都由它重新挖掘出来,搬上舞台。
整理故旧的同时,剧院也不忘开发新作,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这里首演的重要作品,就有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历程》、布里顿的《螺旋丝》和诺诺的《偏狭的1960年》等等。
从六七十年代以来,剧院的演出季一直是从12月份持续到第二年5月份,并且有夏场演出,也在威尼斯狂欢节期间举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