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垃圾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在中国留学市场有三类现象发人深省: 第一,逃难情结。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越发浓厚的“逃难情结”问题一直存在。一位年轻漂亮而且家境比较殷实的中国女子居然以获得一本塞拉利昂护照为荣,而国际机构对塞拉利昂的评价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第二,留学垃圾。
留学垃圾
“留学垃圾”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逐渐显露在中国留学市场,并在21世纪的初期出现一个(禁止)现象。由“留学垃圾”导致的各种留学问题层出不穷,在世界上的穷国与富国,几乎都存在中国“留学垃圾”,新西兰的问题比较突出。 第三,新兴人类。“新兴人类”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后半期开始越来越成为潮流,并 将在21世纪主导中国留学市场。他们在国内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拓展天地,有自己的经济实力,他们出国纯粹是“为了留学而留学”。一旦学成,立即回国。
中国有庞大的留学需求市场,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是否出国留学,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去留学。 尽管中国不存在也不必要有统一的出国留学标准,但是,从目前中国中学生出国留学的总体 效果看,负面效果远远大于正面效果。
对一个中国中学生出国留学来说,其在国外的成功难度其实要远远大于一个在国内读完本科的大学生。本书作者在国外看到的种种令人不安的留学现象,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中国的中学生。有德国人就曾毫不客气地对笔者说,正是中国中学生把中国的社会问题带到了德国。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也证明,尤其是中国中学生 留学所产生的问题都是非常典型的中国问题。
而目前,中国留学生市场上最盛行的说法是,中学生出国可以很快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然而,当笔者看到众多不满18岁的中国学生被圈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他们又怎么能很快适应呢?更何况这些年轻的孩子特别喜欢扎堆儿。
留学垃圾
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求伯君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他坚决反对过早将孩子送出国。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众多的中学生出国留学都是报喜不报忧,没有客观如实地把自己在国外留学的实际情况传达给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甚至对自己的不幸遭遇难以启齿,总是给人在国外留学很风光的印象。其实,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的表现都很糟糕,把他们说成是“留学垃圾”一点都不过分。可以说,造成大批不明真相的人一次次重复那种不幸的留学故事, 他们也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
每当新的一年来临,中国的留学浪潮又会掀起新的波澜,也许又有一批高考“落榜”或根本就没有参加高考的孩子们要踏上出国路。很多家长和孩子都以为出国留学就意味着前程似锦 ,然而笔者调查的大量事实表明,出国未必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中学生出国一定要慎重 。
其实,中国政府对中学生留学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并不主张中国学生过早地留学。教育部驻某国教育参赞就曾对笔者表示,从其个人角度来说,坚决反对中学生出国留学。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中学生在国外糟糕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与中介公司有直接关系。目 前,中学生出国留学已经成为某些中介公司获取不义之财的重要途径。
这些中介惯用的手法是与国外的中介或学校联手。中介想尽办法把钱从学生口袋里掏出来,然后,再想尽办法把 学生送出去。只要跨出国门,一切都与中介没关系了。然后,学生、中介和学校开始无休止地扯皮。
留学垃圾
但是,学生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前途;家长付出的代价是巨额金钱;学校付出的代价是名声,但即使名声坏了,还可以重新注册学校;而中介付出的代价是,虽然无法再中介同一个人,但还可以中介别的人。
据了解,一些国家驻中国的大使馆已经向中国外交部投诉,称中国一些中介公司的广告不实,欺骗学生等。 的确,有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强大压力下,往往屈服而把孩子送出国;有些家庭则是带着“逃难情结”把孩子送出去;有些家长是为了把自己来路不明的钱洗干净而把孩子送出国;有些家长是看到孩子在国内学习不好没有前途而把他们送出去;有的是因为有一些正规交流项目 (这样的项目很不错,但很少)而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还有更多的家长则是被中介公司连蒙带骗把孩子送出去的。
遗憾的是,他们在把孩子送出去之后,就像面对断了线的风筝,对 孩子的留学真相缺乏真正的了解。 现在,在海外华人圈子里已经流传这么一种说法:要想毁掉自己孩子的前途,那就把他们送出国。这话可能有些偏激,但确实又有大量的留学垃圾故事在佐证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