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校训

芝加哥大学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密歇根湖湖畔。其前身是由美国宗教团体浸信会建立的一所同名的教会学校,1886年由于财政问题而倒闭。1890年,在石油巨子洛克菲勒的慷慨资助下,芝加哥大学起死回生,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级私立大学。这次捐款也因此被洛克菲勒本人称为“最明智的一次投资”。芝加哥大学的人类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数学、统计学、商学、社会学、神学等学科专业具有卓越的专业学术水准。

芝加哥大学校训

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产生了22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坚持自由市场主义的芝加哥学派,对经济学的研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期间,芝加哥大学在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量物理学家聚集芝大,也奠定了芝大此后在自然科学界的地位。2012年芝加哥大学在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排名中名列全美第5。

芝加哥大学校训  

芝加哥大学的校训译成中文是“益智厚生”,意思是“增长知识以充实人生”(拉丁文:Crescat scientia; vita excolatur。英文:Let knowledge grow from more to more; and so be human life enriched)。该校训是1911年芝加哥大学的希腊语教授鲍尔-肖里(Paul Shorey,1857-1934)集前贤诗句而成。前一句来自英国近代诗人丁尼生的代表作《悼念》,体现大学之用。后一句来自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ergilius,公元前70-公元前19)的叙事诗《埃涅伊德》,表达知识的本质意义。

芝加哥大学校训  

盾形校徽的主体是一只凤凰,其上端是一本翻开的书,书页上印着呈三行排列的校训。芝加哥大学使用凤凰作为徽章的主体有几种可能性:凤凰可能代表芝加哥大学的“重生”,在破产关闭4年之后,能够脱胎换骨,成为一所超一流的大学;凤凰也可以被看做是芝加哥市的象征,1871年芝加哥经历了美国历史上最惨烈的城市火灾,但是在短短几年内浴火重生,成功重建,成为美国第二大都市。

光荣榜与杰出校友芝加哥大学有87位校友和教授曾获诺贝尔奖(2011年数据),其中包括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崔琦。现任教授中就有8位获奖者。

有两位校友曾获图灵奖(被誉为“计算机科学界的诺贝尔奖”),12位教授荣获过国家科学奖章,现任教授中有超过60位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

阿尔伯特·迈克尔逊(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首先进行光速的测量,并发明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法。

1982年,经济学家、同时也教授MBA课程的乔治·斯蒂格勒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全球商学院教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费米(Enrico Fermi,1901-1954)和助手们于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堆,使它达到临界状态,产生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这一成就是原子能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两年后原子弹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芝加哥大学也因此被称为“原子能诞生地”。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196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从1992年到2004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职宪法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