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深泉学院

美国深泉学院是创建于1917年的袖珍高校,学制两年,每年只招收13名男生,在校生一直只有26人左右。因此,一百年来也只招收过1300名左右的学生,最近几十年毕业的校友全都回去,也就只有几百人。这次参加百年校庆的校友连同家属一共有500余人。500多人对一般的大学不算什么,但对深泉学院而言,却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聚会。

美国深泉学院

因为深泉学院所有校舍也只能容纳几十个人居住,因此回校参加百年校庆的校友和家属,绝大部分都在自己搭的帐篷中过夜。实际上,大概只有深泉学院的校友是这样回母校参加校庆的,但深泉学院的校友大概也是对母校感情最深的校友群体。

建于1917年的深泉学院坐落在美国荒漠山谷,有点与世隔绝,交通非常不便,从洛杉矶搭上“灰狗”长途巴士,须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穿过孤独的荒野公路,才到达一个小城市毕晓普。之后就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只有开专车走一个多小时弯弯曲曲上上下下的山路,才能到达深泉学院。该校地处加州紧邻内华达州的死谷附近,在白山旁边,在深深的荒漠里面,方圆上百公里不见人烟。

深泉学院创始人、电力大亨卢西恩·卢修斯·纳恩认为,物质世界充满罪恶,要学生们远离物欲横流的世界,真正的伟人要能倾听“荒漠的声音”,因此把学校选在全美国最难到达的地方。孤独,就是建校和治校的宗旨之一。创始人立下的办学使命或校规体现在该校人人都会阅读的“灰宝书”中。在纳恩的“灰宝书”里,他明确说深泉人到深泉学院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要去追求物质上的成功,而是要将他们的一生投入到为社会服务当中去。

美国深泉学院

深泉学院的办学宗旨或校训为“劳动,学习,自我管理”。劳动是深泉学院学生都要从事的主要活动之一,每名学生一周要干20小时的活,过去的学生从烹饪、耕种、放牧、洗碗、清理下水道,到喂马、骑马、开拖拉机、开汽车拉货、打树桩、修接电线,甚至杀鸡、宰牛,所有这些西部牛仔的活计每个学生都要轮做一遍,现在多了一些选择性,机会一律平等,大家都得到锻炼。通常是上午上课,下午劳动,晚上上课或讨论、开会。虽然生活相当艰苦,但1989年第一个就读深泉的中国人刘海云后来回忆说:“如果人生再来一次,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申请深泉。”

所有深泉学生会在两年中学习一些通识课程,以哲学、历史、文学、数学方面的课程为主,这里禁酒、禁毒品,没有晚会,允许抽烟,近几年刚接入互联网。但是学生投票决定只有个别地方允许有网络信号,可供学习用,其他地方均无网络,就是为了维护“孤立政策”的办学传统,尽量避免外界干扰。在当今世界,深泉学院不是高等教育的主流,它提倡清心寡欲,有点中世纪大学或隐士的味道。但学生们的课业一点也不轻松,一学期要学完三门到四门课程。由于深泉学院每堂课都是讨论式的,教授与学生比例都很低,而且人文学科科目较多,对学生而言挑战很高。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从无到有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公共演说是必修课,两年中每个学生都要在整个社区成员面前演讲。

该校最有特点的是学生们的自我管理。学校的一切日常管理都由学生们自己负责,作出民主决策,包括学校开什么课程、任免教授、雇佣哪位老师和校工、下一年度新生录取、是否允许访问者的进入……都由学生会参与,而且决定权很大。

美国深泉学院

美国深泉学院是一所特立独行的“牛仔”高校,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高教乌托邦,它不信奉“发展是硬道理”的说法,而是坚信“坚持才是硬道理”。

越小的办学规模,其生均支出往往越大。深泉学院每年的运营成本大概200万美元左右,主要靠校友捐款。学生在校期间过的是近乎我们过去吃大锅饭的生活,或者说“共产主义”的生活。这样朝夕相处两年下来,同学之间结下深厚友情。毕业后对母校充满感情,也都乐于为母校捐资。像深泉学院这样的“迷你”学院能够经久不衰坚持下来,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即坚定的信念、稳定的基金、校友的捐款、对校规或创办人的办学宗旨(即该校的大学章程)的坚守,还有就是大学自治的环境。

行百里者半九十。深泉学院不辱创办者提出的使命,长达一个世纪,坚定不移地守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传统,为世界高等教育树立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小而美”的典型。它不仅值得我们敬佩,而且对普遍追求大而全的中国大学来说,确实具有启示意义。